一、专业概述
新能源汽车技术(中外合作办学)专业借助德国企业在汽车产业链中的资源优势,汇聚了一支高素质师资队伍,现有专任教师14人,其中中方教师10人,德方教师4人。专业依托国家级职业教育生产性实训基地,打造了涵盖新能源汽车整车、关键零部件、智能网联汽车技术、汽车虚拟仿真(VR/AR)、汽车电器与电控等五大实训模块的实训基地,为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新能源汽车高技能人才提供了优质的教学资源保障。
图1 国家级生产性实训基地(新能源汽车技术实训基地)
二、培养目标
本专业由中德双方共同培养思想政治坚定、德技并修、全面发展,具有一定国际化素养、数字化素养、良好职业道德和工匠精神,掌握新能源汽车专业基本理论知识和主要技能,面向新能源汽车整车生产企业以及新能源汽车关键零部件生产企业,能够从事新能源汽车整车装配、调试、质量检验检测以及新能源汽车关键零部件性能测试和技术研发的高技能人才。
三、主干课程
专业基础课:电动汽车的历史、汽车电气基础、汽车专业英语、电动汽车安全工程与危害分析、新能源汽车传感器标定与应用
专业核心课:高压电气-进阶、混合动力汽车-内燃机和电力驱动及维保、驱动系统故障诊断、电动和混合动力汽车的传动系统维护保养与故障诊断、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及管理技术、充电箱—电动车充电
专业拓展课:电动和混合动力汽车的舒适系统及维保、电动和混合动力汽车的动力学控制系统维护保养与故障诊断、电动汽车和混合动力汽车总线技术分析、汽车辅助驾驶故障排除与标定、电动和混合动力汽车的空调系统维保及故障诊断、工业4.0与智能制造
四、建设成效
校企协同﹒产教融合
本专业与汽车产业龙头企业开展深度产教融合,重点与浙江吉利汽车有限公司、浙江零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整车制造企业,海康威视桐庐制造基地、杭州世宝汽车方向机有限公司等核心零部件企业,与浙江方圆检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浙江省质量科学研究院等行业权威机构,以及浙江亚太智能网联汽车创新中心等研发机构建立战略合作关系。通过共建“产学研用”一体化实训基地、联合开展技术攻关项目,将行业最新检测标准与前沿技术深度融入人才培养体系。将企业真实项目、先进技术和岗位标准引入人才培养全过程,为学生提供从生产制造到研发创新的全产业链实践平台,实现专业定位与产业岗位的精准适配。

图2 走访浙江吉利汽车有限公司 图3 走访浙江方圆检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教学创新﹒双元育人
专业课程创新实施中德双师协同教学模式,通过引入德国职业标准、采用项目化教学方式,构建起理论实践深度融合的国际化课堂。在课程实施中,中德双师共同设计教学方案、联合指导实训项目、协同开展考核评价,使学生在掌握专业技术的同时,同步培养国际视野和跨文化沟通能力,有效实现了德国双元制教育理念的本土化创新实践。
图4 中德双师共同开展教学活动
厚德育人﹒成果丰硕
学生充分发挥专业优势与创新潜能,踊跃参与国家级、省级学科与技能竞赛,屡创佳绩。先后斩获国家级奖项4项、省级奖项30余项,充分展现了扎实的专业功底和突出的实践能力,育人成效显著,硕果累累。

图5 全国职业规划大赛金奖 图6 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系统赛项金奖